如果类似的电子货币流行,会对现有金融机构引起「去中介化」(disintermediation)的作用:不用透过传统银行体系和金融系统,也可以把「钱」运到全球另外一个地方;也可以说是在现有金融系统外,搭建一个另类平台,绕过所有传统的「金融霸权」。Bitcoin的竞争对手,不是传统货币,如美元;也不是商品,如黄金;Bitcoin和其他电子货币的野心,就是要借助电子媒介,尝试把传统的「金融霸权」拉下台。这情况其实跟中国电子商贸和网上金融的发展,可谓一脉相承。近年,全球兴起点对点(P2P)小额贷款平台,透过互联网撮合借贷人及贷款者,整个过程去中介化,将银行排除于外。如果Bitcoin能成为借贷媒介,整个借贷过程更独立于各地政府以及金融机构,几乎自成一个金融生态圈。 商户日益接受 虽然近日Bitcoin汇率急跌,但其早前升幅凌厉已明显反映市场有人追捧。富格林分析指在环球多间央行推行量化宽松措施(QE),货币争相贬值,令民众对货币失去信心。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商户接受以Bitcoin付款,民众为保购买力,遂将部份储蓄押注在虚拟货币之上,并且相信它不会贸然消失。 供应有限,有市炒卖 现时市场焦点着眼于Bitcoin币值,因其供应量上限只有2,100万个单位(现时大概有1,200万个在市面上流通)。基于Bitcoin供应有限,就如黄金一样,具有避险货币价值,令市场当它是货币或商品来炒卖。政府无法控制网上的生产过程,可以抗拒其他货币任由中央银行不断印银纸或量宽QE的弊病。现时,加拿大温哥华已设置全球第一部Bitcoin柜员机,中国及美国更是Bitcoin交易最活跃的国家,内地有不少商户甚至房地产公司,亦接受Bitcoin结算,可见它已经与传统交易平台竞争,这才是市场值得关注的焦点。 不明朗因素仍多当然,Bitcoin的发展还有很多不明朗因素。与货币相比,Bitcoin不存在任何货币特征,它既无央行发行,亦无机构监管和实际抵押品作支撑,故此没有信贷评级。Bitcoin的保值性非常有限,需要面对营运风险及网络金融风险外,Bitcoin随时变得一文不值。最后,政府如何监管和限制Bitcoin,仍然是未知之数。 Bitcoin几时爆跌无人知晓 事实上,Bitcoin呢期咁出位,或多或少亦拜金融海啸所赐,事关08年以来,欧美央行牵头疯狂放水救市,令到啲银纸越来越唔见使,动摇市场对现有货币制度嘅信心,为虚拟货币带来存在价值。 不过,正如股票一样,就算有几美好的故事主题,亦要天时地利人和配合,至可以令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。以比特币Bitcoin为例,虽然以发行量有限及难以伪造作为卖点,但虚拟货币毕竟是新事物,市场普遍仍有戒心,若非美国监管机构近日对其认受性予以肯定,加上强国人入市推波助澜,个价未必会升得咁丧。由于Bitcoin今年寻升咗几十倍,同几年前比升幅更以千倍计,有分析担心Bitcoin系三百几年前荷兰郁金香泡沫狂潮嘅翻版,即系最终可能跌到渣到冇,但到底几时至爆就真系天晓得。 没有理论数据支持升跌 比特币Bitcoin只是短短数年间冒起,一只没有国家、政权支持的货币,始终缺乏往迹可寻,大起大跌,也是意料中事。也没有走势,理论,数据,往绩去支持,短时间也不会存在如富格林金业投资专家的准确分析,只能单从环球新闻,人们对它的热衷去预估。比特币Bitcoin的信心仍建立在升值潜力之上,只要稍有负面丑闻已足以令价值大跌。 各国政府机构密切关注 早前美国前联储局局长伯南克公开正面评价Bitcoin(比特币/位币)是可以开放的,但很多人可能误解他所指的「可以开放」,并不是比特币Bitcoin可以成为另类货币,也不是可以成为商品炒卖,而是作为一种电子交易平台的突破。炒风甚至蔓延至本港及内地,连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亦要开腔。他日前于公开场合表示,短期内不会承认比特币Bitcoin作为货币的合法性。他说道Bitcoin的交易属互联网上买卖行为,民众有自由参与,但从人民银行的角度,则不会承认Bitcoin为货币。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上周五出席立法会会议后已经提醒市民,Bitcoin不是货币,不受到金管局监管。强调Bitcoin未有足够条件成为支付媒介或者电子货币。 ![]() |
||||
| ||||
返回列表 |